普工作为一个群体正从家具制造工厂消失吗?
中国劳动力连年下降已是大趋势,与此同时,构成中国家具制造业普工主体的老一代“农民工”们也从“背井离乡”开始“回归故乡”。
未来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整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都将面临“无人可招”的困境。
对于大部分的中小家具企业来说,突破人工困境将非常困难。
此时,人工智能或将解救人工成本不断上涨、人工荒不断加剧的家具制造业。
走在家具自动化、智能化第一梯队的企业,正逐步让各种工序自动化:一是容易产生挥发性气体、导致职业病的工序,如喷涂,以机器人代替人手,实现“零挥发、零甲醛、零污染”;二是一些关键的岗位,如在有些家具厂,开料、钻孔、包装、入库等,都是机器做主角,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已达60%以上。
家具企业自动化的第一步,就是重新梳理整个作业流程,衡量及推敲应用机器人与人工之间的效益差,让一些关键的工序实现部分自动化,进而极大地提升生产作业的效益;第二步是加快信息在作业全流程间的流动速度,如原材料及产品的入库、出库,这个过程将砍掉大量的职能人员,如财务、HR等等。而一些岗位工资较低、自动化成本又相对较高的工序,将不会很快纳入家具老板“自动化”的计划中。
“无人工厂”仍是家具行业发展的趋势。机器解放人,让人从事创造性的工作,家具产业也将从劳动密集型脱胎换骨,成为一个智慧产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