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刚过去不久的浙江总会中,马云在视频讲话中提到过“数字化是未来活下去的关键,以前是数字经济、数字化,很多企业用互联网营销,互联网管理,互联网运营,它只是让企业活得更好,而今天数字化是让企业活下去的关键。”
的确,善于深度应用数字技术的制造企业将赢得显著的竞争优势。
例如,通过对采购、生产、库存、资金、质量、能耗、设备状态等业务数据的及时洞察,可以帮助企业对运营管理中的各类复杂问题能够不仅知其然,也知其所以然;通过对员工工作实绩的采集与分析,可以进一步激发员工的潜能;通过根据客户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,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;通过对营销数据的采集与分析,可以在市场上真正做到知己知彼,更好地服务客户。
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难免会比零售业、金融业显得“笨重”一些,这是由于制造业的一线涵盖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工人,转型必须成为系统性工作,无法灵活“试错”。
所以,发展数字化制造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,找准发力点,精准施策,方能事半功倍。
01数字化思维把握新事物和新机遇。
具体来说,在塑造竞争优势方面,要从自给自足到开放合作;
产品设计开发方面,要从线性开发到快速试验;工作职能方面,要从机器替代人类到人机互补合作;
信息安全方面,则需要从被动合规到积极应对。
02数字化、智能化与制造业深度融合
要加强制造业与大数据产业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,把握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与动态演化路径,厘清大数据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机理,找出二者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主要矛盾,合理有序推进大数据产业与制造业协同化发展。企业应大力借助大数据、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数字技术,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。
03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和新兴产业数字化
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和新兴产业的数字化进程,提升数字技术对制造业的融合度与渗透力。
一方面,要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全方位、全角度、全链条数字化改造,推动体系重构、流程再造,形成新的数字化车间、数字化工厂、数字化企业;
另一方面,加快发展数字化平台经济,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模式,创新发展新商业模式,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。
数字化时代在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
也给企业带来严峻的转型挑战